2020年9月14日,上海/美通社/-埃森哲(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CN)最新研究表明,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关键功能(例如研发,计划,生产,营销,运营和销售),许多中国人公司未能意识到数字投资的价值。
接受调查的中国工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有90%以上(92%)表示,在推进数字化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导致成本增加,并不利于收入增长。
这个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75%)。
埃森哲(Accenture)的“联合力量与双赢”报告指出,这种问题在新的冠状肺炎爆发之前就已经存在,而这场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
在短期,中等和不确定的未来中,公司需要积极改善内部协作并充分应对挑战。
根据公司公开的财务信息,该研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制造业和工业公司的1,550位高管进行了调查。
埃森哲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兼工业X业务主管姜崇龙说:“随着中国工业公司的发展壮大,内部也形成了许多孤岛。
每个部门通常专注于自己的需求,并抑制协作。
流行病引发的危机正在加速公司发展。
在数字转换方面,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再次暴露出来,不仅阻碍了企业的整体数字化进程,而且使企业面临恢复缓慢和增长停滞的风险。
埃森哲的“携手共赢”研究表明,缺乏跨部门的协作行为,例如对企业内某些技术的重复投资,将使企业付出巨大的代价。
接受采访的中国企业高管预计,内部竞争将使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增加7.7%。
商业领袖希望通过数字投资每年将公司收入提高17%。
但是,从2017年到2019年,实际平均年增长率仅为10.2%。
同时,有66%的接受调查的中国公司表示,他们完全没有看到数字投资在促进收入增长方面的作用。
蒋崇龙补充说:“一旦在计划或执行数字项目时,各种业务职能孤立运行,就会扼杀创新,并可能导致公司错失业务增长和绩效改善的机会。
企业领导者需要认识到他们只能促进跨功能。
协作可以帮助公司继续推动数字化转型。
这已成为反映公司是否能够摆脱困境并取得成功的关键指标”。
该研究发现,一些中国工业公司(36%)正在使用数字投资来增加收入。
超越同行并实现更高的收入增长,成为基准公司:从2017年到2019年,在具有可比的数字化投资的情况下,基准公司的数字化投资转换收益占总收益的27.3%,远高于其他公司(10.7%) ,基准公司的息税前利润(EBIT)增长了41.1%,而其他公司则出现了1.5%的负增长。
该报告指出,面对危机和困难,对标公司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它们可以通过数字投资更好地促进盈利增长:对标公司将跨职能的数字化转型执行计划纳入其公司战略中。
规划。
高管人员清楚地了解此举对公司的重要性,并为此承担责任。
标杆公司完全授权数字化转型的发起者,以便他们可以定期审查跨职能的沟通和工作流程,以确保每个转型项目均与公司的整体业务及其整体数字战略相一致。
标杆企业优先考虑可以共同促进跨职能协作的项目。
例如,基准测试公司通过创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了跨部门的协作,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使其管理系统更加智能,并提高了效率。
标杆公司可以更好地实现各种数字平台之间的良好协调和沟通。
同时,基准测试公司善于创新其应用程序架构和数据架构,通过数字手段开放端到端业务数据流,并实现无缝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