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植物辅助灯质量评估技术规范由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组织制定的标准已于2020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并被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产业标准。

该标准是由农业和农村事务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起草的,该行业中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研发和生产植物补光的生产单位参加了起草。

该标准分别规定了温室植物辅助灯的术语,基本要求,质量要求,测试方法和规则。

适用于植物生长用高压钠灯和LED灯的质量评估,其他光源植物辅助灯也可作为指导和促进设施园艺业向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参考,并且能耗低。

1植物辅助光的性能要求本标准对植物辅助光产品的三个主要性能指标(电气特性,光学特性和寿命)有明确的要求。

在电气特性方面,该规范规定,初始功率值应为额定功率的90%至100%。

功率因数≥0.90。

在光学性能方面,规范光合光子通量(简称PPF,可用于波长为280nm〜800nm的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子通量),光子通量效率(简称PPE,植物补光单元)已经规定了每单位时间的功率(发出的光子数)和其他性能要求,要求工厂补光灯的PPF的初始值不得小于标称值的90%,并且高功率的PPE不得小于标称值的90%。

压力钠灯应不小于1.0μmol/(s·W),LED灯的PPE不小于1.5μmol/(s·W)。

灯泡寿命也是关键的产品性能之一。

该标准要求,基于光子通量维持率的植物补充光的估计或测量寿命不应少于额定(标称)寿命的90%,并规定高压钠灯20000h不小于70%,LED灯估计或测得的30000h光子通量维持率不小于70%。

此外,该标准还为不同的性能指标规定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该标准还至少要求在灯上标记电源标记,额定电压(V),额定功率(W),IP数字标记,产品型号,CCC标记和其他信息。

植物补充光是控制温室光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家用温室植物补光应用的逐步推广,秋冬季节越来越多地用于花卉,茄果,甜瓜,草莓等设施的栽培。

但是,与某些欧美国家相比,国内缺乏温室植物辅助灯质量评估标准,加上市场上辅助灯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用户盲目购买,辅助照明效果差,能源浪费。

结果,植物辅助灯的市场混乱,阻碍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该标准的制定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温室大棚补光市场,有助于指导大棚补光和设施园艺两大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