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经济新闻》 1月18日的报道,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技术,该技术可以根据胶囊内窥镜拍摄的图像快速发现结肠癌,息肉和其他病变,分辨率高达96%。

根据该报告,观看胶囊内窥镜拍摄的图像需要花费时间,并且需要大量的精力。

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可以减轻医生的负担并减少错误。

有助于读取图像数据的人工智能首先在传统内窥镜中使用。

在用于读取由胶囊内窥镜拍摄的图像之后,这种人工智能可能会进一步普及。

报告还说,胶囊内窥镜是一种医疗设备,可以在吞咽后检查小肠和结肠的状况。

在从人体排出之前,它将在几到十小时内通过消化器官,并且内置的微型相机将拍摄多达数万张图像。

该报告指出,当进行传统的内窥镜检查时,医生将在观察的同时进行手术,而胶囊内窥镜检查则有所不同。

检查后,医生需要观看大量图像数据。

有时,医生需要花一个小时查看图像进行检查,这给医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可以反映病变的图像只是成千上万个图像中的几个,因此有被遗漏的风险。

根据该报告,东京大学山田敦史副教授等人已经开发了可以检测结肠癌的人工智能,其诊断水平与专家相当。

该研究小组使用了从2014年至2019年东京大学医院184人的内窥镜检查中获得的图像数据。

该报告还说,该研究小组让人工智能学会了从160例息肉和癌症患者身上获取约16,000个胶囊内窥镜图像。

研究团队分析了其中28幅超过4,700幅图像的人工智能判断准确性,发现判断是否存在疾病的准确性约为84%。

据报道,在105个病灶中,人工智能发现了101个,且分辨准确率高达96%。

Yamada副教授指出,使用人工智能的目的是自动筛查癌症,减轻劳动负担并减少遗漏。

他们将研究如何减少人工智能读取图像的时间和错误,并努力将其投入实际使用。

报告指出,使用吞咽胶囊内窥镜进行小肠检查正逐渐普及,但在结肠检查中进展甚微。

与传统的内窥镜相比,它不会给受检者带来痛苦,但是在读取图像和为受检者服用泻药方面仍然需要克服一些问题。

但是,主流观点认为,当需要进行精确检查时,可将其用于提高结肠癌筛查的咨询率。

在日本,奥林巴斯(Olympus)和富士胶片(Fujifilm)推出了人工智能,该人工智能用于传统内窥镜中,以便在检查过程中实时确定结肠病变。

由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和NEC联合开发的人工智能软件已于2020年被批准用作医疗设备。

如今,将人工智能用于胶囊内窥镜检查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