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三个独立的部分组成:1。

空间: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

2.地面支持系统: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控站。

3.用户设备部分:接收GPS卫星传输信号,获取必要的导航定位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完成导航定位工作。

1.全球全天候工作: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3D位置,3D速度和精确时间。

不受天气影响。

2,定位精度高: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米,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和毫米。

3,多功能,广泛应用:随着人们对GPS的深入了解,GPS不仅广泛应用于测量,导航,测速,时间测量等领域,而且其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工业目前正在经历三次前所未有的转变:从单一的GPS时代到多星座共存兼容的GNSS新时代,导致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化和增强的多模态;从卫星导航到应用程序向PNT(定位,导航,定时)转换的主要阶段以及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等信息载体的整合导致了信息集成和产业整合;从应用产品的分布到运营服务的新形势。

导致应用规模和服务普及。

三大趋势发展的直接结果是扩大应用领域,应用规模跃升,大众市场和工业化服务迅速形成。

从GPS的发展到系统系统的GNSS应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事实上,在正式工作之后,GPS于1996年开始实施现代化计划,并于2000年5月1日,其放弃可用性选择(SA)以降低民用信号准确性的举措标志着现代化计划的开始。

预计将于2013年完成,现已推出新一代GPSIII,计划于2020年完成,拥有30颗星座卫星,这可能仍将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系统。

GLONASS正在逐渐恢复。

预计2011年将达到24星的额定工作量。

格洛纳斯还将实施一项现代化计划,于2010年推出其CDMA编码的GLONASS-K,以实现L1频率的GPS / GALILEO。

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其现代化计划预计将于2017年完成,拥有30颗卫星星座。

GALILEO系统预计将于2013年部署并投入运行,并将与L1和L5频率的GPS兼容并实现互操作。

中国的BD-2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由12颗卫星组成,计划于2010年完工,全球系统建设将在适当的时候启动。

预计完成时间为2020年,星座卫星数量为30个。

第一阶段是方案示范和初步设计阶段:从1973年到1979年,共发射了四颗实验卫星。

开发了地面接收器并建立了地面跟踪网络。

第二阶段是综合开发和测试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发射了7颗实验卫星并开发了各种接收器。

实验表明,GPS定位精度远远超过设计标准。

第三阶段是实际联网阶段:1989年2月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成功发射,表明GPS系统进入工程建设阶段。

1993年底,实际的GPS网络(21 + 3)GPS星座已经完成,失败的卫星将按计划更换。